线上教学第三周,我校在线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平均每日实际到课学生27769人次,到课率99.71%,每日平均参加线上授课的教师313人,平均每日开设在线课程438门次。
上好“思政大课”,落实立德树人
3月9日下午,按照省委教育工委转发的《教育部社科司关于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通知要求,我校认真组织全校17000多名学生和专任教师、辅导员在线同上一节思政大课,校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与师生同上一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课后党委书记王英、院长杜彩芹与外语系教师李威、生物系学生崔洋洋进行了电话连线,就“思政大课”学习体会、科学防护、线上学习、课程思政育人等内容与师生进行了交流,充分表达了学校对广大师生的牵挂和关心。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领导在线听课,指导教学工作
为深入了解我校线上教学情况,3月13日院长杜彩芹、副院长杨涛、李子林及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社会科学部主要负责同志在线收听收看社会科学部宋晓敏副教授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杜院长对教师的在线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课后与教师电话连线,向在线上开展辛勤教学工作的教师表示感谢。杜院长对扎实推进思政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程要入耳入脑入心,坚定不移地发挥好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努力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推动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及时反馈沟通,共促质量提升
教务处每日收集、汇总教学单位和学生信息员的线上教学反馈情况,开学前2周教务处共收到学生信息员反馈信息1871条,逐条梳理后将学生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反馈给相关教学单位,督促其及时改进。为避免出现网络拥堵现象影响上课,教师或采用多平台作为备用、提前让学生进入课堂的方式,或使用组合式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发布学习资料和安排学习任务,为保证线上正常教学上了多重保险。线上教学是特殊时期、特殊形式的特殊教学活动,教师和各教学单位边实践、边总结、边提炼,及时分享线上教学经验,共促质量提升。
深入摸排情况,解决学生困难
针对线上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排查,并要求相关院系针对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对因通讯网络覆盖不到导致不能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相关单位和任课教师会通过QQ等通讯软件将课件和学习材料发给学生先行自学,等学生返校后再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补课。对因经济困难无法支付线上学习网络流量资费的学生,学校为学生发放了流量补助,落下的课程等正式开学后,由学生所在单位做好补课方案,指定教师为学生补课。
精准灵活施策,教学效果显著
本着“一系一策、一课一案”的原则,各单位灵活施策。历史文化与法学系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线上一对一指导。计算机科学系借助阿里云平台提供的强大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生在线编程练习,解决了上机编程实践课程教师无法在学生身边指导的问题,保证教学质量。外语系、计算机科学系积极与实习单位联系,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视频资料和在线指导,确保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实习质量。社会科学部鼓励年轻教师结合疫情防控和思政课程,录制形式多样的微课小视频12个,形式新颖,思想性强。美术系课程思政育人持续发力,第三周蒋丽、高一帆、朱颖杰、张颖、杨平等5位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抗疫作业作品105件。化学系刘冬莲老师为避免网络拥堵,每次提前20分钟开始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都精心设计,并将自己开展线上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理论提升,撰写了课改论文。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