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

首页  >  新闻快递  >  正文

回眸“十二五”之二十三:历史文化与法学系“十二五”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5-12-14 00:00:00 点击: 来源:

“十二五”期间,我系经历了院系调整和整合,在学校大力扶持下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在党务、教学、招生、学生工作等方面逐步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务工作

在我系党总支部带领下,全系共产党员团结一致,在各项工作中努力争先创优。2014—2015年度被学院党委授予先进党总支的称号。在2014、2015年度“党建工作案例”评比中,分获二等奖、一等奖。特别是以下几方面工作,颇有成果: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理论水平

党总支按照党委统一部署,结合党的热点问题切实抓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做好耐心、细致、深入的思想工作。

2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组织发展

在坚持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时,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为了督促和检查积极分子认真学习、领会党章,采取了通过党的基本知识考试遴选党的发展对象的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十二五期间共接收预备党员135人(其中教师2人,学生133人,含2011年上半年原政史系党总支接收的部分政教专业学生预备党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96人。

3加强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决策机制

根据学院党委的要求,经过认真讨论,制订了《历史文化与法学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为系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工作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我系结合自身情况,统一部署,谋求长远发展。

1重视日常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我系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秉承严谨、规范的教学传统,从各个环节入手狠抓教学质量。把教学督导组听课的范围扩大到全系所有教师,并进行集中评议,督导效果良好。组织全系教师举办讲课大赛和教案比赛,系内拨专款进行奖励,起到了激励和督促作用,效果明显。在2012年和2014年,谢振玲和韩振国代表我系参加了我校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均取得文科组第一名,2014年我系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2关注师资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目前,我系共有教职工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7%。十二五期间我系引进专业教师5名,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历史专业师资队伍强,底蕴深厚。法学专业师资具有双师型特点,专任教师全部取得法律职业从业资质并积极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转型教师,在学校大力支持下,脱产一年全部完成了转型培训。 2015年引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2名,为教学队伍增添了活力。同时,我们多次派教师外出短期培训,为教学带来新理念,开拓新思路,产生新效果。

3依托专业特色,加强专业建设

谋划全局,根据各专业特点做出规划。历史专业在发挥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与文化产业管理相结合,力争在唐山地方文化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重实践,强技能,打造一批见习实习基地,为学生最终就业出口谋发展。法学专业在实践基础上,注重内涵建设和学术科研团队的打造。

在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的基础上,专业建设步伐加快。历史专业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寻求突破,与本土经济文化相结合。其中,与唐山博物馆实践基地合作成效显著,我系12名学生经过培训成为博物馆义务讲解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中优秀学生被选拔到卢沟桥抗日纪念馆进行讲解。与政协唐山文史委的交流频繁,学生多次参加政协文史大讲堂,将文史大讲堂请进大学校园。在此基础上,我系在政协文史委的协助沟通下,对丰润、乐亭、遵化、滦县进行了文献的搜集,目前文献搜集已达几千册,并与政协唐山文史委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提高了历史专业在唐山地方社会影响力。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十二五"期间,更是调整了培养方案,将原来半年的实习期扩充为一年。依托澳门新葡澳京官方网站法律救助中心这个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重实践、强技能。本着“专业知识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建设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无缝接轨。同时,获得学校投资近5万元,设立“文化创意策划工作室”,成为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平台。初等教育(文科综合)专科专业,谋求将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开设毛笔、古琴、围棋、国画、茶艺等课外班。并在学校大力支持下,结合历史、文产、综合文科专业特定,投资十万元建设了国学室,为传统专业的突破和转型提供了支撑和助力。

4完善结构布局,推进学科建设

十二五期间,专门史学科完成建设,并在2013年晋级为校级重点发展学科。专门史专业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充分发挥历史学鉴往知来的功能,大力做好服务社会的工作,具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结合历史专业优势和历史文化产业开发,建立教学科研基地。立足古城开发,建立滦州古城教学科研基地;立足工业文化建设,建立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启新1889、酒公司文化园教学科研基地。这些教学科研基地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史法系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二是在历史重大节点,举办纪念活动。例如举办抗战胜利、唐山解放纪念活动等。此外,我系还邀请抗战后代进校园宣讲抗战史。2015年9月10日,邀请冀东抗战后代邓欣(开国上将邓华之女)、赵春胜(冀东抗战堡垒户滦县西赵庄子赵凤池之子)进行宣讲。我校院长范永胜、唐山市政协副主席徐建君莅临会议指导,影响很大。

在专门史学科建设的同时,我系科研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都有进步。发表论文61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7篇。出版专著8部,其中A类著作5部,包括刘永海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元代道教史籍研究》、《苏天爵研究》;闫永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沈芝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行会与市民社会》;韩振国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取得立项5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项,包括闫永增、沈芝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业遗产档案整理与保护研究》,经费资助20万。刘永海教授的《中华大典军事典》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经费7万元。获得奖项14项,其中市级6项。

5倾力打造实践实习平台,谋求传统专业的突破

我系坚持“教学实践两手抓”,结合专业特色,突出实践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法学实践教学独具特色。法学专业定期开展模拟法庭、专题辩论、技能培训等实践,并与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联合举办唐山市高校法学专业论辩赛。同时,依托于澳门新葡澳京官方网站法律援助中心,培养学生的律师执业技能,参与专业实习和法律实践。先后荣获了“青少年维权岗”、“优秀青年公益组织”、“优秀青年公益项目”等多项称号。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中心自成立以来共办理援助案件69件,已办结59件,帮助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二百万余元。不仅打造了学生法律实践的坚实阵地,而且宣传了法律知识,服务了广大群众。

历史专业在抓好顶岗实习工作同时,启动为地方文化经济服务的实践平台。与唐山博物馆、唐山文物管理处、唐山一中建立教学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唐山文史委、我校图书馆合作,建设冀东文献典藏中心、启动《唐山通史》编纂工作。协助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展唐山大地震援助项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有声有色。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了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通过努力,展开了实习单位来我校进行实习招聘活动,以学生投递简历、用人单位面试、签订实习协议等程序,让学生提前进入就业招聘的实战模式,效果明显。通过一系列工作,12级文产学生全部为用人单位录用实习,而且还供不应求。如被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熊小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梅兰芳大剧院等单位录用实习。文产专业通过建立一系列教学实践平台推动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包括滦州古城、唐山开滦矿山国家公园、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唐山博物馆、唐山酒文化园等教学实践单位。在此平台上,学生们积极开展活动。定期举行的创意大赛,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促进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结合课程,组织了酒营销策划大赛、校园绿地创意大赛、卧龙山旅游文化创意大赛、罗文裕旅游资源开发策划大赛、图书装帧创意策划大赛等创意比赛。同时,专业设立“文化创意策划工作室”,针对社会需求,开展专业实践业务,是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平台。

6结合专业和学科建设,助力全系工作的深度发展

我系将专业和学科建设密切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取得双赢。依据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支持教师参与学界和业界各项活动,并与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成效显著。近年来我系连续参加全国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与与会者关于文化与经济、本科专业评估等问题进行深度交流,并邀请知名专家来我校指导。在此基础上,我系于2013年12月成功举办了唐山“城市·文化·经济”论坛,社会影响较大。请进来的学术活动教育层次高,效果好。"十二五"期间学术交流活动近二十多次,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少川的历史文献学发展态势与学科建设学术报告、北京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王岗研究员的报告、河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肖红松教授的学术报告、南京大学顾江教授的讲学、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朱锦程的讲学、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领导专业的考察讲学。每一次学术交流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推动了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结合和发展。

7认真建设军事理论课程,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2013年5月,经过全系历史学专业教师的努力,起步较晚的军事理论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评估。近两年,师资培训、教学质量、科研研究、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在2013年、2015年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的军事课教师教学大赛中韩振国、谢振玲、冯秀环老师取得一、、三等奖。2014年申请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今年顺利完成,鉴定等级为优秀。2015年申请省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一项、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一项。2014年,在全省军训工作总结大会上,军事理论课程做了全省典型发言,并受到省领导的多次表扬。2015年全省高校学生军训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是对我校军事课程建设成果的最好证明。

三、招生就业工作

始终紧紧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就业”的工作思路,我系高度重视并展开相应的招生就业工作。

1完善组织机构

按照学院要求成立了由系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系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教师全员参与。制定了招生就业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明晰,责任到人。

为保证招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我系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招生就业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各项招生就业政策,充分体现了对事关我系生存与发展头等大事的招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我系定期召开就业工作协调会,研究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为了使每一年度的就业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我系在总结年度就业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在每年年末制定出一年的就业工作计划,落实学校有关的就业工作任务,推动我系就业工作不断登上更高的台阶。

2健全规章制度和经费保障

制定招生就业工作细则,具体工作落实到人。

我系制定了有关就业协议书管理制度与签署规范;毕业生教育、毕业生鉴定、毕业生文明离校等相关管理规定;毕业生户口、档管管理制度;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办法等相关制度,使我系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为了保证招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我系坚持科学规划,用好学院下拨的每一笔招生就业工作经费。开辟专门的就业场地,设置就业洽谈室,专门用于接待来我系进行毕业生招聘的用人单位。

3开拓就业市场

我系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理念,科学分析专业特点与当前的就业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市场开拓方案,大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市场调研制度化,对用人单位进行追踪调查,完善用人单位库建设,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组织老师先后赴北京、唐山等周边地区进行调研、走访,开拓新的就业市场。

为向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我系结合专业特点,先后与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唐山市博物馆、唐山市法院、唐山市检察院、唐山市文物管理处、唐山市第一中学、开滦矿山公园、北京国贸饭店、启新1889产业园、滦州古城、浭酒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成立澳门新葡澳京官方网站法律救助中心,学生开辟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工作

 1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狠抓学风建设

完善考勤制度,加大考勤检查力度。我系采取学工组、任课教师、自律部及各班副班长四方齐抓共管的方式加大考勤检查力度。考勤结果每周汇总一次,进行通报。通过该措施使课堂出勤率有了明显提高。

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由生活部专门负责教室卫生,宿管部专门负责宿舍卫生。加大卫生检查的力度和频率。同时系学工组老师不定期检查,发现卫生不合格给予通报,并督促其改正。将卫生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组织发展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 “十二五”期间我系连续两年被评为“宿舍管理先进单位”。

完善德育测评制度。我系将德育测评条款细化,使德育测评更加公开、公正、公平,摒除了乱加分、加错分的现象。加分一律通过系学工组审核,以平时表现为依据,酌情增减。并且将德育测评的结果及明细在系网站公布,做到透明公开。

2、以专业技能竞赛和专业实践活动为依托,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我系注重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专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在历史学专业学生中开展讲课大赛、三笔字大赛;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开展模拟法庭、法律服务进社区、法律辩论赛;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中开展“酒”营销策划大赛、图书装帧设计大赛、“卧龙山”文化资源开发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强了实践能力,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系共有本科毕业生 902人,考取研究生19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1%。司法考试通过率分别为46%、52%、40%、25%、26%。

3注重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我系团总支通过完善制度、严格考核等方式不断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加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开展了“关注大学生,两会进校园”、 “弘扬依法治国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四进四信,我学我行”、“光盘行动,从我做起”、“象牙塔下,木棉花开”、 “爸爸妈妈我爱您”、等主题团日活动。在院团委举办的首届团日活动创意联赛中,我系选送的《知晓校园动态,关注时事政治》主题团日活动被评为院级十佳团日活动,并获得“最具创意奖”。

    4、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

我系团总支积极组织本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同时鼓励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开展了 “圆梦”爱心工程,以学业辅导、法律宣传、温情陪伴、爱心捐助等形式,帮助唐山市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健康成长。我系志愿者还定期深入到老年公寓、思达特教中心、星之光自闭儿童学校等为老人和孩子们奉献爱心,到祥富里、东方花苑、燕京东里等社区进行法律宣传,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

“十二五”期间,历史文化与法学系获得两次院级学生工作先进单位、一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两次宿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